網咖行業21年

布什內爾在《Computer Space》上因市場定位問題未獲成功,在參觀Odyssey主機后,布什內爾辭去了本職工作并拉上曾一同開發《Computer Space》的特德·達布內(Ted Dabney)自立門戶,這個公司就是知名的雅達利(Atari,公司的名字取自日語中的圍棋用語“當たり”的發音,意為“叫吃”)。參考Odyssey主機上的乒乓游戲,雅達利在1972年推出的投幣式街機“PONG”成為史上第一款獲得商業成功的電子游戲。
“PONG”的成功正式拉開了電子游戲產業的序幕,也為雅達利贏得了走向輝煌的基礎資本。招募了更多出色開發者并建立生產線后,雅達利開始大力開發游戲史上的傳奇主機——以一個獨立CPU為核心,在當時的開發工程代號為“Stella”。由此,電子游戲史上第一個輝煌年代也隨之到來。
雅達利的勝利:Atari 2600
在雅達利從“PONG”賺到第一桶金并著手開發新主機時,其他公司也開始對電子游戲這個新興市場躍躍欲試,其中就包括了仙童半導體(Fairchild Semiconductor)。1976年8月,仙童半導體搶先于雅達利推出了“視頻娛樂系統(英文縮寫VES,后易名為Channel F)”,這款游戲機與雅達利的“Stella”一樣為定制硬件系統,得力于惠普公司發明的便攜只讀存儲器卡帶,VES也是第一款引入卡帶概念的電子游戲。
VES的推出和“PONG”的市場萎縮為雅達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,但“Stella”仍未做好上市的準備,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以加快研發進度,布什內爾決定將雅達利賣給華納傳播公司(Warner Communications)并承諾盡快推出新型游戲機。最終,整整四年的研發周期與近一億美元的研發資金投入下,在1977年,“Stella”,也就是雅達利2600成功創造了游戲機的神話。(Nolan Bushnell)在得知硬件成本已急劇降低后,開發了游戲史上第一款上市銷售的電子游戲《Computer Space》,即一款商業化的太空戰爭。與此同時,一位名為拉爾夫·貝爾(Ralph Baer)的人也在電子游戲市場中探索,在Magnavox公司的幫助下推出了市場第一款電子游戲主機Magnavox Odyssey。
電子游戲風潮:硬件成本的推動
有這么一句梗描述著五六十年代的電子游戲:“如果你想玩電子游戲,你得先考入常春藤名校?!痹谀莻€年代電腦設備可謂奢侈品一般的存在,電子游戲在當時一般也僅是作為驗證硬件性能的附屬產品,如第一個商用小型計算機上開發的《太空戰爭(SpaceWar!)》?!短諔馉帯返拈_發者來自于麻省理工學院TMRC社團,游戲在校園的走紅曾讓制作者有售賣的念頭,但PDP-1高達十萬美元的售價還是令這款游戲被免費公開。